毛泽东“用人”之妙
关注鹰眼观心,看每日新闻时评。
毛泽东看人用人总有一套独特的眼光,也有不同的办法,但目的都是为了大局,达到人尽其才的目标。
他曾说,所谓“用干部”,“就是用他的长处,使他的长处得到发展,短处得到克服”,“发挥长处是克服短处的最好办法”。
薄一波17岁时就成为了基层党组织的一个负责人,后来领导了山西省党组织的恢复重建工作。他曾三次入狱,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,先后领导并且成立了太原抗日根据地,随后又担任了鲁豫边区的一个政府副主席。
1943年11月初,薄一波如愿以偿地来到延安汇报工作,终于见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毛泽东。
见面握手后后,毛主席问:“你就是薄一波同志?”
薄一波激动地回答:“是的……主席!”
毛泽东又紧紧握着薄一波的手,反复地说:“如履薄冰,如履薄冰啊!”
薄一波仔细地向毛主席汇报了工作情况和在监狱的斗争情况,通过谈话,毛主席全面地了解了薄一波的革命经历。
1945年,毛主席在党校作关于《时局问题及其他》演讲时,对包括薄一波在内的北方白区斗争给予了充分肯定。
在酝酿中共七大中央委员、候补委员名单时,薄一波是作为候补中委提名的。但仍然有同志觉得,薄一波是从敌人的监狱里面出来的,当候补中委也不太合适,于是就找周恩来和刘少奇反映意见。
刘少奇后来向毛主席报告这个情况。毛听后,毅然说:“薄一波为什么不可以当正式中委?我看呢,提候补中委就不妥。”
毛主席的意见,选举前在各代表团中进行了传达。因而,时年37岁的薄一波很顺利地当选为七届中央委员。
建国后,毛主席点名让薄一波担任人民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部长。薄一波与李先念、李富春、谭震林一起被毛主席称为经济管理工作的“四大名旦”。
1946年6月22日,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南线出击作战的战略计划,请刘伯承、邓小平、陈毅等人考虑。
围绕这一作战计划,陈毅和粟裕之间发生了争论。粟裕认为华中主力应留苏中,但陈毅坚持南线出击战略。
7月14日,陈毅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主张,敌本月大举进攻苏皖时,我军应即按原定南进计划行动,并要求粟裕率主力立即西移淮南。粟裕不同意陈毅的这一复示,8月1日,他在一份电报中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。
一个要“西移”,一个要“东调”,8月6日,毛泽东致电陈毅,提出:“似以同意粟裕意见在苏中再打一仗,然后主力西调为有利,因粟部西调过早,一则苏中人心不顺;二则敌军亦将早日西调,如西面仗打不好,怨言必多。故不如让粟部在苏中再打一仗(不论胜负),然后西调,各方则无话说。”
在这期间,粟裕率华中野战军主力在苏中连续打了几个胜仗,相反,陈毅在淮北作战则不断受挫,特别是进攻泗县城损失较大,事实终于说服了陈毅。
8月13日,陈毅致电粟裕、谭震林:“宜就地开展局面,不必忙于西调,军委有此指示,望照办。”陈毅和粟裕之间的一场争论到此结束了。
10月15日,毛泽东在给陈毅等人的电报中说:“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(你们6人经常在一起,以免往返电商贻误商机),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。”毛泽东对陈毅仍然表示了极大的信赖。
1948年8月25日,毛泽东致电粟裕、谭震林,指定正在养病的许世友担任济南攻城部队指挥员,他看重的是许世友勇猛的作战作风。
许世友接到命令,二话不说,迅速赶往山东兵团司令部。
许世友认为,济南攻坚必须采取“牛刀子战术”:集中兵力和火力,东西并举,数把尖刀冲开血路,向守军的心脏凶狠地剜下去。
许世友给攻城各部队提出的要求是:不能摆困难,不能找借口,各自解决自己当面的问题,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攻击!
最终,华东野战军历经8昼夜激战,以伤亡2.6万余人的代价攻占了号称“坚如磐石,固若金汤”的济南。
1950年,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向中国求助,希望中国可以对越南提供必要的援助,帮助越南摆脱殖民统治。
一开始,毛主席听从了粟裕的举荐,选定了韦国清。后来由于韦国清身体不好,加上顾问团行动受限,毛主席便决定更换人选。
但此时换谁,却让主席一下子拿不定主意,当时正值林彪回到北京,于是朱老总便向毛主席推荐了林彪。
但毛主席听后却直接否定了:“他最不合适”。
林彪作为“战神”,按理说带兵打仗是强项,但为什么毛主席却说他不合适呢?
毛主席解释道,林彪“打仗的确是一把好手,可这次是去当参谋,要真让他去了,恐怕就是胡志明给他当参谋哦”。
朱老总一想,还真是!随后,周总理开口说:“陈赓可以出马”,毛主席沉默着思考了一会后说到,“好,这个陈赓是比较合适,就派他去越南了”。
之后陈赓在越南战场的表现,也深深地证明了毛泽东的用人独到,知人善用。林彪的性格的确不适合指挥越南军队作战,与其性格相反的陈赓用实际操作,证明了这一用人的英明。
1954年9月27日,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,而德高望重的朱德,则当选为副主席。
1957年,毛泽东不再准备担任下一任国家主席了,但谁是第二任国家主席的人选,毛泽东没推荐提名,只是说“让别人干”。周总理去问毛主席的意见,毛主席回答说“别问我”。
在当时的中共高层领导中,可以做国家主席的人选应该说有好几位。经过中央书记处的初步酝酿,最后集中到朱德和刘少奇两个人身上。
按照惯常的做法,毛泽东不连任,由上届国家副主席朱德继任是顺理成章的事。事实上,中共高层领导和党外民主人士也普遍持这种观点。
朱德长期同毛泽东朝夕相处,深知他的脾气禀性。为此,朱德陷入了深思。
1958年12月29日,朱德提笔给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写了一封信,言辞恳切地说:“小平同志转书记处同志们:我提议刘少奇同志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更为适当......至于我的工作,历来听党的安排,派什么做什么,祈无顾虑。”
以后在一系列公开和私下场合,朱老总还多次说过自己比毛泽东年长七岁,由他接替毛泽东任国家主席不符合情理,更不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,并再三坚持举荐刘少奇。
最终,中共中央接受了朱德的提议。
1959年4月27日,在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上,刘少奇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,朱德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。
毛泽东在紧接着召开的第十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说:“朱德同志是很有威望的,少奇同志也是很有威望的,为什么是这个,而不是那个?因为我们共产党内主持工作的,我算一个,但我是不管日常事务的,有时候管一点,有时候不管。经常管的是谁呢?是少奇同志。我一离开北京,都是他代理我的工作,从延安开始就是如此,现在到北京又已经l0年了。以他担任国家主席比较适合,同时朱德同志极力推荐少奇同志。”
毛泽东还特别提到了“我们的朱老总”,一再赞扬他“肚量大如海”,号召党内外人士都要向朱德学习。
由此可见,毛泽东内心应该是有倾向的,但为了党内团结大局,他却不说出来。这同时也可以看出朱老总的高风亮节,以及他与毛泽东的“心心相印”。
唐朝的陈子昂曾提出“用人四忌”,即“好贤而不能任,能任而不能信,能信而不能终,能终而不能赏,虽有贤人,终不可用矣”。
从毛泽东的识人用人之道,可知他是知人善任的。
知人在先,善任在后,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和基础,善任是知人的延伸和深化。
毛泽东认为,“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,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,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”。
毛泽东曾说:“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;但是,专搞政治,不懂技术,不懂业务,也不行。”